準備面試一直是令剛畢業的學生容易不知所措的問題,面試你可以視為是一種考驗,當然也可以是一種媒合。
但是事實上,如果你把面試當作是考試在準備,我認為你會容易錯過很多學習的機會。
以下就來分享我的一些心得與你分享。

面試的態度

也許你會看到網路上有人分享自己的求職經驗,有人把面試當作農作物在收割,有人把它當作是職場交流在互動。
其實這些都沒有絕對的對錯問題,關鍵在於你想要靠面試來獲取什麼。

面試哪些職缺

如果你已經有很確定的目標職缺要面試,那麼我建議你都投遞相同的職缺就好了。
除非你對於你想去的職缺內心搖擺不定或是不確定在做什麼,也許你可以去面談看看詳細的工作內容是什麼。
但是還是建議要對你投遞的職缺有一定認知的了解,並不是你想當工程師,你就把所有工程師都投一遍,如果你這樣被其他公司的HR或是面試官知道,他們也會覺得你的撒網式面試很隨便。

聽說學歷會影響面試

這個問題其實很看公司和面試你的人,我甚至可以說,儘管是相同公司,面試人的看法又會有不一樣的評分標準。
但是我相信,如果面試者有一定的能力,不管你有沒有讀過大學,我相信你是面試官的話,你也是會錄取的吧?

  1. 可能會影響核薪
    在台灣,影響核薪的機會其實蠻高的,畢竟你可能多花了時間去讀研究所,公司也會覺得你是有一定的程度和想法才會去讀的,因此核薪下來多少會有一點加分。但是這不代表高學歷就一定有高薪資,如果發現你的程度並不如公司評等預期,你之後也是會被降薪的,所以可別因為有高學歷而高興得太早。通常台式公司或公家機關比較會影響核薪。
  2. 學校帶給你什麼
    如果你的學長姐曾經在你要面試的公司就職,表現也還不錯,其實這多多少少會有加分的。不過主要還是要看你的能力,靠學校光環並不能作為自己的免死金牌。

常見問題:

  • 學店仔有機會嗎?
    其實當你講出這句話的時候,就表示你對你就讀的母校沒有自信,或是你太在意那些頭銜而忽略了你自己的能力狀況。要想的是,你以前在學校學到了什麼帶得出去,還有學校提供過什麼資源給你善用。只要你有能力,不管你是私校還是國立或是沒讀過大學,都是有機會爭取到工作的。學不學店這個詞只是假議題,別被網路上的反串和反反串給帶風向了。

投遞職缺的進行方式

當你準備好基本的履歷時,你就可以開始投遞你想投的公司了,我這邊給一些建議:

  1. 面試要有技巧
    我看到太多新鮮人都是一開始馬上先投自己想去的公司面試,然後再來後悔自己面試太緊張失常,不然沒有準備好,或是被問問題不知道怎麼回答。
    很多人以為面試大概就像以前大學甄選入學那樣,報告基本的問題或是有引導式回答那樣,但是事實上並非如此。
    面試是公司認為你有能力來為公司貢獻你的能力,甚至會討論你能為公司貢獻什麼能力,而不是單純的能力考核這麼簡單。
    這邊我建議新鮮人可以先去相似職缺但是沒有很想去的公司面試,先了解技術需求,還有打聽公司文化內容等…
    這些其實都對你下幾間面試會有很大的加分,甚至越後面面試的公司越有利唷。

  2. 不建議太晚投遞
    求職難易度雖然不好說,但是有時候也跟大家的時間軸有關,例如大家剛畢業的時間點或是大家剛當完兵的時間點。
    一般來說,求職的熱門時間點會是3~6月,除了會和剛領完年終獎金的求職者競爭,也要和剛當完兵的新鮮人競爭。
    因此如果你不用當兵或是只當12天的兵,在年底前找到工作也是不錯的選擇。

  3. 把握主動應徵的機會
    你知道嗎?根據人力銀行的統計,面試者主動應徵的工作意願是被動邀約的好幾倍,因此HR很喜歡邀約和錄取主動應徵職缺的人來公司。
    因為主動邀請你來面試,不是真的很缺人,不然就是你真的很有能力。

常見問題:

  • 可是面試很多間公司,交通費會很高耶?
    我相信你比較想要去好一點的公司,而不是要這一點錢吧?如果這一點投資可以換來你找到喜歡的工作,何樂而不為?

  • 這樣想去的職缺會不會被搶走?
    一般來說不太會發生這種事情,有水準的職缺通常都會認真篩選面試者,自然時間軸也會比較長。反倒是你如果花太多時間準備作品或是履歷,才比較會耽誤到你找工作的時候,甚至連面試經驗什麼都沒有,對自己才是越來越不利。邊面試邊修正履歷的迭代循環,對自己相對來說會比較有效率一點,相信你想去的職缺,也不會差這幾週的練習時間。

  • 感謝前輩的建議
    其實這個方法也是也是之前我在外語補習班上課的老師給的求職建言,儘管只有短短幾句,但是真的很受用,雖然那時候的我還不適合找工作,要在家裡照顧家人,但是也已經面試過幾間公司,多少有一點體悟。

履歷怎麼準備

以前履歷要自己客製化,現在網路上有很多第三方客製化平台提供給大家快速製作履歷,以下介紹一下目前知道的產品。

  1. 104新履歷
    104在去年底研發了一款新版的客製化履歷,並且於今年六月開始全面提供給所有會員使用。
    使用者僅需透過填入簡易的資料,不止可以輸出成pdf檔,還可以直接投遞其他公司的職缺。
    相較之前舊版的履歷系統,介面可以說是友善非常多。

  2. CakeResume
    這是算是以製作履歷為有名的新創公司,使用者可以在平台上採取免費或是付費的模式來製作自己的履歷。
    不過履歷都是公開的,因此任何人都可以在上面找到你所製作的履歷,這也算是鼓勵大家彼此分享,製作多贏局面。

  3. 104個人品牌
    這個產品有一段時間了,比較是提供給設計或是工程相關的人製作線上簡歷。
    大家的履歷可以在這邊查看

補充:
這邊補充一個hunter寫的文章提供給你參考
基本上多看別人的履歷和多看文章,自己的履歷自然就能變得更搶眼。
能夠盡量將自我的風格展現在履歷上,才能奪得HR海選的目光。
建議精簡為主,能在1~2頁搞定你的經歷為佳。

職缺怎麼找

  1. HeadHunter
    如果你有在網路上用心經營個人品牌的話,其實你可以在網路上被很多Hunter找上,通常會是在LinkedIn。
    特別是軟體相關的職缺會有很多Hunter詢問你對於某些職缺的興趣程度有多大。
    你甚至可以跟他們訂閱電子報,他們很樂意每個月都寄給你當月的職缺有哪些可以面試,算是蠻不錯的服務。

  2. 公司種類
    如果你要找主流公司的話,我建議可以去104找工作,主要是因為104在台灣的市佔率佔60%左右,第二大的1111也只佔30%左右而已,所以如果你想找中小公司的話,1111也可以去看看,畢竟104的刊登費用是全台最貴的,有些小公司為了省錢會選擇其他平台刊登。

  3. 新創公司
    在台灣找新創主流是Yourator和cakeresume刊登,當初我也曾經在上面和幾間新創公司面試過,也算是學到蠻多東西的。

  4. 海外職缺
    如果你要去海外求職的話,其實直接在官方網站投遞是最直接的,但是還是有一些不錯的網站可以查看。
    例如:Indeed, glassdoor, ……
    有興趣的話可以查看這裡,身為工程師的話,偶而也可以關注海外職缺。

面試的前測

當人資發現你的經歷可能是他們正在尋找的人才時,這個時候就會邀請你做前測,可能是性向測驗,可能是初步篩選的題目。
以工程職缺為例,前測以online test 或是 phone interview為多數。

  1. online test
    通常是出幾道題目或是一個專題讓你在一定的時間之內做出。比較常見的為codility的測驗,做完之後會評分你的答對率, 效能…也能夠追蹤你的測驗行為。其實這種測驗不一定要拘泥於分數上,如果你在coding style或是其他地方上有表現突出的話,反而可以提升你面試的機會。

  2. phone interview
    phone interview的形式有很多種,有的是單純一問一答,有的是會要你開線上共編的online editor出題要你打出來,打完之後也會跟你討論題目等。我個人是蠻喜歡這種面試形式的,因為可以在初期互相面試交流。

得到面試機會


當你收到面試機會的時候,事實上表示你已經成功一半以上了,再來就是看你的表現了。事實上要從眾多履歷當中挑選合適的人選,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特別是很多人的履歷是隨便寫的情況。

面試切記

  1. 提早到達
    最好是提早到面試地點比較好,如果有任何不方便的地方,至少要打一通電話通知一下,免得讓他們為了等你面試而在工作上空轉。遇到天災的話,在第一時間打電話過去也能避免面試時間增長。
  2. 面試心態
    你必須要先清楚你是以什麼樣的心態來面試的,你是單純想找工作?還是找興趣?或者是想找一起學習的夥伴?這些都會影響到你面試的表現
  3. 瞭解面試主管
    你需要在短時間內了解面試主管的心態是什麼。你一定會想說,不就是要來測試你嗎?幹嘛要了解他?其實這關係可非常大了。你不知道他的需求是什麼,可能會發生雞同鴨講的狀況。
  4. be open mind
    面試主管通常就是以後和你一起工作的主管,雖然他們是為了測驗你的能力而來和你面試的,但是他們除了需要找有能力一起工作的人之外,更需要找的是一起合作的夥伴。如果你能夠在面試的時候,更敞開自己的心胸和面試主管聊天,當然是一件很加分的事情。
  5. 軟實力是要展現的
    最好不要在面試的時候,主動開口關於軟實力的相關事情。例如你主動跟面試主管講:我自學能力很強。其實這代表了很多種意思可以解讀,對主管而言,當他聽到這種話,可能會怎麼想?會不會是他現在技術能力還不到,所以才講出這句話?
  6. 硬實力的面試並非全硬
    有時候面試主管要看的不是你會不會這個題目,而是要看你用了什麼樣的方法。所以你的解題思路對面試主管來說,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參考指標,當然,這也要看他的標準在哪了。

面試技巧

善用情境假設

你可以多假設面試主管在面試你的情境是如何,這樣可以大大增加你在面試時,短時間之內更了解主管是抱著什麼樣的心態在跟你面試的。

  1. 積極
    如果面試主管積極向你提問,代表他想針對你的某個部分想更加了解。至於這個了解可以是正面或負面。假設你提問的頻率不夠積極,面試主管當然會非常積極的向你獲取資訊。如果你講到了面試主管比較在意的核心技術,當然也會積極向你詢問。
  2. 消極
    除非你的履歷或作品集已經足以證明你的能力到什麼地步,不然面試主管消極提問對你來說,是一種不太有利的情境。也有可能前幾個面試者比你還優秀,面試主管當然也會相對消極。如果你想顛覆他的想法,請趕快大膽證明自己的能力。

面試提問


面試主管提的問題除了與他們在意的資訊之外,有些問題也跟公司常態面試的罐頭題目有關。

  1. 技術提問
    問技術想必是理所當然的,但是有時候面試主管並不是要看你解出題目的能力,臨場反應也會是他們考量的部分。
  2. 技術超額提問
    題目不會也不用太難過,有時候是面試主管故意問一些超出這個職位所需具備的知識。如果你也有辦法答對,當然對你的錄取,甚至是調薪,是有很大的幫助的。
  3. 抽象提問
    抽象的東西真的很難在短時間內解釋得很完美,因此也是在面試中,適合測試面試者的臨場反應。這是沒有標準答案的,至於這個答案,就只有面試主管心中才有答案了。例如:專案合作的狀況題。
  4. 白板題
    白板題在國外算是蠻流行的一種詢問方式,可能會是空的版面或是先寫一些題目在白板上,請你將你的想法寫在上面。
    通常白板題的測驗方式並非是真的要你解出答案才算是好的表現,有時候是希望看你的解題思路或是思考方式來觀察你的行事風格。
    因此白板題會是很多有水準的公司採用的測驗方式。

你有什麼問題要問的嗎

面試到了最後,面試官通常會問:你還有什麼問題要問的。
面試了這麼久,可能兩個小時多,發言權終於輪到你手中可以發問了,這個時候你會怎麼發問問題呢?
如果你直接說沒有,通常是代表你這個人很爽快,或是你根本不夠了解這個職缺到底是要做什麼的,甚至可以說是狀況外。
很多人,尤其是新鮮人最該問問題的,反而都不太會提問,事實上面試是有很多問題可以問的,部門文化, 開發狀況, 公司資源……
其實如果你都不問,公司反而不太敢錄取你,因為很多人都是不太提問懞懞懂懂直接進公司,覺得反正有工作就去做,結果進去之後發問很多問題都是進去才知道,這樣對自己反而不太好。
因此建議面試前,多帶問題進去發文,雖然不一定都能得到解答,但是你的收穫應該也會蠻多的,只是這就要看你是怎麼問了。

關於核薪

核薪考量的狀況非常多,可能會根據你之前的經歷或是你面試的表現來考量你的出價做調整。 一般來說新鮮人能夠談的籌碼比較少,所以很多新鮮人會選擇依公司規定,但是還是鼓勵新鮮人多練習為自己開價。 如果你認為自己不值錢,別人自然也沒有自信開好價格給你。 有時候他們的猶豫,就是需要你的果斷與自信,讓他們敢開出高一點的價格請你。

關於錄取

你一定會想,錄取了還需要講什麼?不,這可重要了。

  1. 錄取報到是有期限的
    找工作並不是錄取了,就隨便你要什麼時候去就去,這要考慮到很多狀況,例如:案子急不急。
  2. 拒絕報到要有技巧
    太早拒絕或太晚拒絕都不太好,這要考量到你當時已經面試了哪些工作。
  3. 千萬要回信
    拒絕報到可以發一封感謝信給人資或面試主管,如果你不理這封信,也不去報到,這對你的職涯可是很傷的。
  4. 當天錄取
    如果你當天就收到offer,表示你的能力令他們很滿意,完全不用時間考慮。這其實是一種認同你的表現。與其收到很多公司的offer,相信我,收到當場錄取的通知,絕對比什麼都還來得爽,如果你也很喜歡這間公司的話,其實不仿考慮一下這間重視你能力的公司,畢竟他們也是經過公司綜合評估決定錄取你的。

關於感謝信

  1. 沒錄取不代表能力不到
    除非你所面試的職位是純題目導向的那種,而且面試時只談工作環境的事情,不然沒錄取真的代表能力不到。可能他們已經找到人了,你來面試只是作為備取的選項而已。
  2. 整理沒錄取的原因
    可能是當時失常,可能是公司環境或風氣不適合自己。又或者是你當時講了什麼不該講的話。例如:想多走走看看, 討厭OOXX,這些都是容易引人遐想與誤會的話。

結論

其實面試真的沒有什麼標準答案,完全是靠自己的經驗慢慢去感受的。因此很鼓勵各位多去面試來增進自己的軟實力。如果只有面試1~2次就直接上崗位的話,其實還蠻可惜的,尤其自己如果不了解自己的能力的話,風險事實上是蠻大的。

參考

這篇文章為我去年在medium發表的文章復刻強化版